您现在所在位置: 主页 > 新闻中心 > 公司资讯

公司资讯

Company information

行业动态

Industry dynamics

常见问题

Common Problem

BBIN太一控股集团:半导体进入十年最惨下行周期或再跌25%

发布日期:2022-09-08 01:29 浏览次数:

  太一控股集团了解到最近,有关半导体的新闻那叫一个层出不穷,先有AMD英特尔爆出业绩不佳,后有SOX指数录得14年来最大跌幅,这两天韩国又发布数据显示7月芯片出口大跌,为3年来首次下降。

BBIN太一控股集团:半导体进入十年最惨下行周期或再跌25%(图1)

  2022年以来,全球半导体市场出现由盛及冷的势头。费城半导体指数(SOX)今年已下跌近30%,低于标准普尔500指数15%的跌幅。据花旗研究数据,今年以来跌幅最大的SOX成分股包括英伟达和Marvell Technology。英伟达股价今年以来累计下跌48%,Marvell下跌了45%。

  近几周,全球大型芯片公司比如美光科技、英伟达、英特尔和AMD都对出口订单的减少发出警告。

BBIN太一控股集团:半导体进入十年最惨下行周期或再跌25%(图2)

BBIN太一控股集团:半导体进入十年最惨下行周期或再跌25%(图3)

  其中,英伟达最新的财报显示,二季度营收增速大幅下滑,净利润更是直接暴跌七成。游戏业务表现惨淡,第二季度的游戏收入较上一季度下降44%,较上年同期下降33%。

  英伟达游戏业务收入骤降,和PC市场萎缩、挖矿需求暴跌都有很大关系。不止是PC行业,智能手机市场的情况也十分惨淡。今年整个经济市场都不景气,大家荷包变扁了,自然就减少了换机这种非刚性需求,导致许多手机厂商都在砍单。

BBIN太一控股集团:半导体进入十年最惨下行周期或再跌25%(图4)

BBIN太一控股集团:半导体进入十年最惨下行周期或再跌25%(图5)

  不过,许多分析师认为,即便人们因为经济衰退减少了购买个人电脑和智能手机的需求,但也不必如此悲观,毕竟汽车和工业终端市场的发展未来可期,所以半导体市场还是有回暖的可能。

  但花旗分析师Danley认为这些强劲行业已显示出未来疲弱的迹象,未来会有更多公司宣布来自汽车/工业终端市场的订单取消,因为产能增加而需求减弱。他警告称半导体行业正进入10年来最严重的低迷期,并预测芯片板块可能再创新低,还会下跌25%。

BBIN太一控股集团:半导体进入十年最惨下行周期或再跌25%(图6)

  全球最具权威的顾问咨询公司Gartner也认为半导体行业正在由盛转衰,繁荣不再。过去两年,智能终端产品和新能源汽车等新势力发展的红红火火,整个半导体产业欣欣向荣,2021年的收入增速高达26.3%。

  但是随着疫情的缓解,工厂恢复生产,供应短缺问题得到缓解,Gartner之前预测今年的半导体行业将继续同比增长13.6%,收入也将超过6760亿美元。但现实很骨感,整个行业都面临着需求骤减、持续砍单、库存积压的情况,Gartner最近直接把这个预期值大幅下调至7.4%。

BBIN太一控股集团:半导体进入十年最惨下行周期或再跌25%(图7)

  不仅如此,Gartner预计明年更加悲观,半导体的营收规模将再下降2.5%。

  在众多看衰半导体的观点浪潮中,中金提出了不一样的观点。中金将1978年以来的半导体周期进行了一次复盘,并发布了相关研究报告。

  报告显示,半导体是兼具成长+周期的行业,历次周期都有异同。1978年以来,全球半导体已经经历了7轮大周期,每次周期时长约为4-5年,并呈现“牛长熊短”的特征。

BBIN太一控股集团:半导体进入十年最惨下行周期或再跌25%(图8)

  影响周期的主要因素是供需关系,参考之前的七轮周期数据,大概可以判断出,我们现在正处于第8轮周期中的下行阶段。当前半导体估值差不多在历史底部区间,布局下一轮周期的时机或许即将到来。

  值得注意的是,BBIN bbin在国外半导体市场寒气逼人的时候,国内半导体行业似乎呈现不一样的趋势。虽然我们近两年一直在遭遇“卡脖子”的困境,但整个中国半导体行业都处于高速增长的状态。

BBIN太一控股集团:半导体进入十年最惨下行周期或再跌25%(图9)

BBIN太一控股集团:半导体进入十年最惨下行周期或再跌25%(图10)

  未来中国的半导体市场发展潜力巨大,光是去年,我国大陆市场的半导体设备的市场规模就达到了296亿美元,同比增长了58%,约占全球市场的28.8%。未来,随着5G、AI、新能源汽车等新领域的需求不断提升,国内半导体销售规模预计到2026年上升至2740亿美元。

BBIN太一控股集团:半导体进入十年最惨下行周期或再跌25%(图11)

  不过,目前的问题是,国内的半导体设备有八成要依靠进口,BBIN bbin在一些尖端技术上连进口都被限制,所以国内企业要想赶超国际先进技术,还需很长一段时间。但危机中求发展,或许正是倒逼我们进步的最好契机。

020-88888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