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是指常温下导电性能介于导体与绝缘体之间的材料。半导体是整个信 息产业的发展基石,是电子产品的核心组成部分。从应用领域看,半导体产品主 要应用领域集中于 PC、消费类电子、手机、汽车电子等领域。此外,随着电子 产品的升级,半导体在电子产品的含量将逐步提高,未来在下游电子产品市场需 求增长的带动下,半导体产业将保持较好的增长态势。半导体器件是利用半导体 材料特殊电特性来完成特定功能的电子器件。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半导体行业现状深度研究发展战略评估报告(2023-2030年)》显示,近年来,在全球衰退大背景下,叠加美国单方面切割全球半导体供应链,使得半导体产业出现了倒退的情况,尽管国内市场有着国产替代的趋势,奈何我国半导体依旧有着较大的对外依赖度,进口依赖度较高使得国内半导体产业很难独善其身,在连续多年产业规模出现增长后,2022年行业首次出现了收缩的情况,不过随着下游各产业逐渐恢复,未来半导体产业仍有望迎来复苏增长。
2022年,我国半导体行业集成电路产量约为3241.9亿块,近年来首次出现负增长。
2022年,我国半导体产业集成电路内销量约为5891.9亿块,同样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滑。
半导体是电子信息产业的基石,而IC设计作为半导体产业链上游,是最具发展活力和创新的重要环节,具有高投入、高风险、高产出的特点。
近年来中国芯片设计产业在提升自给率、政策支持、规格升级与创新应用等要素的驱动下,保持了高速成长的趋势。芯片设计流程主要可分为前端设计(Front end)与后端设计(Backend),其中前端设计(也称为逻辑设计)主要涉及芯片的功能设计,后端设计(也称为物理设计)主要涉及工艺有关的设计,使其成为具备制造意义的芯片。
IC设计行业中少数巨头企业占据了主导地位,其中美国IC设计行业处于领先地位。国内半导体产业链上游芯片设计环节公司主要涉及的领域包括存储芯片、射频芯片、图像传感器芯片、生物识别芯片、模拟器件芯片、WiFi芯片等,以及功率芯片、电源控制芯片、功能控制芯片等多个领域。
国内芯片设计总体来说体量尚小,芯片设计企业与全球主要对标企业的营收差距较大,大部分企业不到对标企业营收规模5%。相比之下,国外细分领域的芯片设计龙头公司收入基本都在上百亿美金的水平。
相关企业主要有华为的海思半导体、紫光展锐、北京豪威、中兴微电子、华大半导体、汇顶科技、格科微、卓胜微、瑞芯微和兆易创新等。
半导体制造又称晶圆制造,此环节研发方面占整个半导体产业的13%,但资本投入却占据了64%,先进制程多达500多道工序,是半导体产业链中典型的资本密集型产业。
在产业链晶圆制造环节中,目前全球IC代工制造领头企业为中国台湾的台积电,收入占全球前十大IC制造规模收入比例超过50%。中国大陆企业在前十位的分别有中芯国际和华虹半导体,收入排名第三的是华润微电子。盈利能力方面,龙头企业台积电的综合毛利率在45%以上,净利润率在30%以上。
中芯国际成立于2000年,凭借跟国际一流设计厂商的合作,对国产芯片水平的提高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
大陆封测市场规模持续向上突破,已成为我国半导体领域的强势产业。随着我国集成电路国产化进程的加深、下游应用领域的蓬勃发展以及国内封测龙头企业工艺技术的不断进步,国内封测行业市场空间将进一步扩大。
随着电子产品进一步朝向小型化与多功能发展,芯片尺寸越来越小,芯片种类越来越多,其中输出入脚数大幅增加,使得3D 封装、扇形封装(FOWLP/PLP)、微间距焊线技术以及系统封装(SiP)等技术的发展成为延续摩尔定律的最佳选择之一,先进封装技术在整个封装市场的占比正在逐步提升。
中国大陆封测市场目前主要以传统封装业务为主,随着国内领先厂商不断通过海内外并购及研发投入,先进封装业务快速发展。经过多年的技术创新和市场积累,内资企业产品已由 DIP、SOP、SOT、QFP 等产品向 QFN/DFN、BGA、CSP、FC、TSV、LGA、WLP等技术更先进的产品发展,并且在 WLCSP、FC、BGA 和 TSV 等技术上取得较为明显的突破,产量与规模不断提升,逐步缩小与外资厂商之间的技术差距,极大地带动我国封装测试行业的发展。
目前,我国封测产业主要有三大龙头企业,分别是长电科技、通富微电和华天科技,前十强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我国本土十大集成电路封装测试企业主要聚集在长三角地区,其中江苏地区的企业占四席。值得关注的是,如苏州晶方等一些细分领域的新兴企业也正发挥所长、不断走向前头,将成为产业的后起之秀。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多因驱动,中国半导体分立器件产业已经在国际市场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并保持着持续、快速、稳定的发展。从产量来看,2019-2023年我国半导体分立器件产量保持在7000亿只以上。预计2024年我国半导体分立器件产量将达7933亿只,较上年同比增长0.7%。
在2025年前中国乘用车自动驾驶市场渗透率情况将会维持在 L2/L2+为主流的趋势,L3 以及 L3 以上的智能驾驶将会保持较低渗透率,据此预测,2025年我国汽车高频高速连接器市场规模将达136.2亿元,2021-2025年CAGR为28.6%。
传感器作为智能检测装置,信息采集精密度高、功能多,是重要的数据采集入口。传感器发挥低成本、高效率、广覆盖的优势,已广泛应用于工业、汽车、消费、通信等不同领域。2017-2023年,全球智能传感器市场规模由1782亿元增长至3233.2亿元。
随着工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和工业自动化程度不断提高,近年来我国变频器行业快速发展。2016-2023年我国工业增加值由24.54万亿元增长至39.91万亿元。2016-2020年我国工业自动化市场规模由1422亿元增长至1895亿元,预计2026年我国工业自动化市场规模将接近2500亿元。
单机价值量方面,预计4G手机2025年板对板连接器ASP为6.24元,同比提升20%;预计5G手机2025年板对板连接器ASP分解为7.8元,同比提升7%。根据假设,测算得到2025年全球智能手机板对板连接器市场规模约为90亿元,国内市场规模约为22亿元,2022-2025年CAGR分别为14%/16%。
以IGBT为代表的半导体元器件是储能变流器的核心部件,使用较多。由于我国IGBT产业化起步较晚,目前其市场主要由英飞凌、三菱电机、富士电机等外资企业主导。
2024年1-2月全国中空玻璃行业规模以上企业产量约为1787.7万平方米同比增长8.6%
2024年1-2月全国中厚宽钢带行业规模以上企业产量为3393.1万吨 同比增长10.4%
2024年1-2月全国智能手表行业规模以上企业产量约为1042.3万个 同比增长41.6%
2024年1-2月全国中成药行业规模以上企业产量为31.5万吨 同比下降12%
2024年1-2月全国载货汽车行业规模以上企业产量约为48.2万辆 同比增长5.2%
2024年1-2月全国原铝(电解铝)行业规模以上企业产量约为709.6万吨 同比增长5.5%
近六年全国锌行业规模以上企业产量逐年增长 2024年1-2月其产量同比增长15.5%
2024年1-2月全国线材(盘条)行业规模以上企业产量为2114.3万吨 同比下降1.5%
2024年1-2月全国铁合金行业规模以上企业产量为567万吨 同比下降3..6%
2024年1-2月我国太阳能电池(光伏电池)产量创近六年新高增长至6992.6万千瓦 同比增长8.6%
eFuse或为熔断器行业技术迭代方向 新能源汽车等新兴市场带来发展机遇
我国渔药行业现状及趋势分析 江苏产值居首位 行业趋向规范化、多样化、国际化
涡旋压缩机行业:下游繁荣带动发展 市场由外资品牌占据主导地位(附主要企业竞争优势)
中国机械传动零部件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前景研究报告(2024-2031年)
中国精密磨削装备行业现状深度分析与未来预测报告(2024-2031年)
中国盾构机轴承行业发展深度分析与前景预测报告(2024-2031年)
中国数控折弯机行业发展深度研究与趋势预测报告(2024-2031年)
中国轴承套圈行业现状深度分析与发展前景预测报告(2024-2031年)
中国特种专业装备行业现状深度研究与前景预测报告(2024-2031年)
中国数控轧辊磨床行业发展现状分析与前景研究报告(2024-2031年)
中国回转支承行业现状深度研究与前景分析报告(2024-2031年)
中国电梯配件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前景预测报告(2024-2031年)
果蔬汁饮料行业产业链分析:上游资源丰富 下游便利店销售渠道提供增长动力
多因驱动半导体分立器件行业快速稳定发展 国际大型半导体公司处于重要地位
我国马铃薯淀粉行业产业链分析:上游原材料供应充足 中游产量维持50-70万吨左右
Copyright © 2012-2023 bbin 版权所有 备案号:吉ICP备202100540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