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芯片制造企业中,中芯国际的技术最为先进,其能够量产14nm、类似7nm的N+1等工艺的芯片。
另外,在已经量产的芯片中,中芯国际敢于同国际大厂相比较,可见,中芯国际的良品率也是很高的。
全球缺芯后,各大晶圆厂商都积极扩产,中芯国际算是动作最快的,先后四次扩大28nm等成熟工艺芯片的产能,超过1700亿元。
台积电、三星、英特尔等厂商也纷纷宣布扩产计划,动辄都是1、2千亿美元的规模,主要提升先进制程芯片的产能。
其中,台积电更是计划建设6座5nm、3nm等芯片工厂,并对外表示28nm等芯片的市场需求已经饱和,看不上BBIN bbin28nm等工艺的芯片。
如今看来,中芯国际扩大28nm等成熟工艺芯片产能的做法是正确的,台积电、ASML都变相证明了。
首先,台积电已经多次扩大28nm等芯片的产能,不仅扩大南京工厂的生产线,还在日本建厂,主要生产制造22nm等制程的芯片。
另外,还计划在欧洲、印度建厂,主要也是生产制造28/22nm等制程的芯片。
不仅如此,台积电魏哲家还公开表示,28nm等成熟工艺的芯片在汽车、5G等诸多领域内用途很广,还有很大的市场需求。
反而,先进制程的芯片却出现了产能过剩,高通、联发科、苹果以及英特尔等厂商,要么削减了订单,要么推迟了订单。
ASML明确表示全球仍很缺28nm等成熟工艺的芯片,半导体设备厂商也缺少这类芯片,导致半导体相关元器件无法如期交付。
ASML需要数百家半导体供应商供应元器件,供应商因为缺芯导致元器件无法如期交付,继而影响了光刻机的生产制造,ASML的订单都积压到2024年。
同样,半导体设备供应商无法如期交付,台积电都主动提高价格,希望半导体设备厂商优先交付。
用台积电的话说就是,半导体设备无法如期交付,已经导致台积电部分芯片出现了延期交付。
也就是说,全球紧缺28nm等成熟工艺的芯片已经影响到ASML、台积电这两大巨头。
当然,28nm等成熟工艺的芯片紧缺,不仅意味着中芯国际做对了,也预示大势已定了。
一方面是中芯国际是最早扩大28nm等芯片产能的企业,比台积电、英特尔等厂商都早,同时,也是扩产规模最大的厂商。
另外,中芯国际已经明确表示,已量产的芯片敢于同国际大厂相比较,而且,28nm等芯片的风险进一步降低。
也就是说,中芯国际不仅在28nm等成熟工艺方面占领了时间节点和产能两个方面的优势,能够在更早时间释放更多产能,从而拿下更多芯片订单。
据悉,BCD工艺是意法半导体最先推出的,该工艺的芯片主要用在汽车等行业,并且广受汽车厂商的喜欢。
原因是BCD工艺通过将Bipolar器件、CMOS器件和DMOS器件集中制造在同一个芯片上,提升了能效,降低了成本。
目前,台积电、三星等厂商的BCD工艺还停在65nm,但中芯国际已经将BCD工艺做到55nm,是当之无愧的世界第一。
总结一下就是,中芯国际将更早拥有更多的28nm等芯片的产能,还掌握了最先进的BCD工艺,而这两种芯片都是汽车等行业最紧缺、最需求。
Copyright © 2012-2023 bbin 版权所有 备案号:吉ICP备202100540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