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芯片行业正在被美国全面封锁,国内行业人才缺口逐年扩大,越来越多的华人去往美国发展。大量人才流失的背后,是什么在阻止半导体行业的发展呢?
有人将芯片比作,我们老一辈科研工作者在无比艰难的条件下,靠着算法和手也能造出,而现在的科研工作者却连一片好的芯片都造不出来,难道是中国科研水平倒退了吗?
当然不是,相反,世界芯片行业的先驱精英多数是华人,人才流失是我们半导体行业落后于世界的重要因素。 我们的教育机构不是没有教育水平,我们的学子院士不是没有科研能力,可是想要留住人才是需要大量资金投入的。
我们首先扶持的自然是航空航天这种长大能够保护国家的行业,火箭技术可是实打实地用来造导弹的,而芯片在军用领域的需求并没有那么强烈,美国F22战斗机使用的power PPC芯片也不过是600nm的制程工艺。
所以对于半导体这种需要持续投入资金和时间的行业来说,就被放在了后面,这也是我国半导体行业比较弱势的因素之一。
中国市场采购芯片占全球比重是72%,虽然极度依赖国外,但好歹是活着。可到了5G时代,万物互联的产业链也开始壮大,作为上游产业的半导体就到了快速发展的阶段。
本来全球划分不明确,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行业优势,日本的原材料、荷兰的光刻机、美国的芯片设计、韩国和中国台湾省的芯片制造,还有我国庞大的市场规模,我国半导体行业本可以慢慢追赶的,但是美国的一封禁令,直接打破了这个平衡。
我国半导体行业的现状是科研人员没有良好的科研和就业环境,投入和产出差距过大,并不是企业不想给高薪,实在是没有市场优势,赚不了钱,买不起好的实验器械。再加上资本是逐利的,没钱赚的行业资本投入肯定是越来越少的,这也加剧了科研企业的资金压力。
尽管还是有企业咬紧牙关攻克技术难关,但是半导体行业的科研人员和人才们在没有良好的科研环境下,同时又面临国外用人的薪资待遇时,往往是很难坚守住的。这就形成了恶性循环,技术落后,产品没有优势,赚不了钱,资本和科研人员离去,技术落后。
举个例子,杨培东,纳米材料专家,现已加入美国国籍。他1993年获得中国科技大学应用化学系学士学位,然后前往哈佛继续研究化学。
对于1997年获得哈佛化学博士学位,在CNUR制作的全球顶尖100位材料科学家中,杨培东排名第一,并且前十里面有六位是华人,中国在该行业的人才流失可见一斑。
据统计,仅在硅谷就有25万华人从事与半导体相关的行业,而据中国芯片人才报告,行业人才需求达30万,预计明年达74万,依旧有着巨大的人才缺口。
所以在面临美国芯片封锁的今天,我们国家要发展半导体,光靠华为这样的民营企业肯定是不够的,必须要有牵头人以及相应的扶持政策。
再举个例子,现任中芯国际CEO的梁孟松。他是国际半导体制造行业的领头人,大学毕业之后去AMD工作过一段时间,然后加入了台积电,在台积电任职期间,梁孟松帮助台积电站上了国际半导体制造行业的老大地位,并且在专利上面形成了技术壁垒,固若金汤。
梁孟松在台积电的时候,见到了他的导师胡正明。当时国际半导体制造行业的技术瓶颈是150nm向下发展,胡正明和梁孟松师徒二人联手,成功突破技术瓶颈,发展到了130nm的制程工艺。
随后梁孟松带领着台积电一路侵略如火,力压三星电子。后来台积电内部有一个空缺的职位,梁孟松无疑是最佳人选,可是最后董事会提拔了其他人。这让梁孟松感觉到这些年的付出与公司给他的回报不成正比,随着积怨越来越深,梁孟松在台积电辞职。
他辞职之后,三星电子立马派人找到梁孟松,请求他加入三星电子,助力三星半导体进行技术发展。三星不但给梁孟松开出了高于台积电3倍薪资的待遇,并且还把三星电子的产业链交给他打理。
但当时有竞业协议的约束,梁孟松还不能明目张胆地加入三星。等协议到期之后,梁孟松公开宣布加入三星电子集团。
当时三星处于28nm向20nm发展阶段,梁孟松入职直接力排众议,打算从28nm直接发展14nm工艺。通过两年左右的技术发展,三星的14nm工艺成功流片。而当时的台积电,在半年之后也才刚稳定了16nm工艺。
先进的技术优势,让三星在半导体制造行业获得了巨大利润。台积电随即就以专利侵权为由,把梁孟松和三星一起告上了国际法庭。最终台积电胜诉,梁孟松离开了三星集团。
梁孟松离开三星之后,中芯国际找到他请求合作。权衡再三,梁孟松加入中芯国际。
在梁孟松加入之后,中芯国际迎来了有史以来最巅峰的发展速度。只用了298天,就从28nm发展到了14nm,并且良品率极高。中芯国际技术崛起的背后,是梁孟松和他的团队用时间和汗水换来的结果。
在2020年,梁孟松请辞的消息传遍全网,主要原因就是中芯国际在没有告知梁孟松的情况下,擅自把蒋尚义调到了管理层。本来梁孟松和蒋尚义在台积电的时候,两个人就有些恩怨,这次中芯国际的做法,让梁孟松感受到不被尊重了。
不过最终梁孟松并没有离开中芯国际,反而蒋尚义离职了。据中芯国际的财报表示,中芯国际向联席CEO提供了一套价值约2250万的住房,与此同时,薪资待遇也从34万美元上涨到了153万美元。
梁孟松在之前的辞职报告中写道:“我来中国大陆本来就不是为了谋取高官厚禄,只是单纯地想为大陆的高端集成电路尽一份心力。”
对于梁孟松这种等级的技术人员,放在国际上任何一个涉及半导体制造的企业,那都是妥妥抢手人物。如果他当初不跟中芯国际合作,那么我们大陆半导体制造行业的发展也就远远没有如今这么迅速。
Copyright © 2012-2023 bbin 版权所有 备案号:吉ICP备202100540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