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位置: 主页 > 新闻中心 > 公司资讯

公司资讯

Company information

行业动态

Industry dynamics

常见问题

Common Problem

半导体拐点将至从大基金持股及研发投入看BBIN BBIN宝盈集团设备和SIC龙头机会

发布日期:2022-12-13 17:59 浏览次数:

  巴菲特有生以来,首次建仓半导体行业,49亿美金(近290亿人民币)买入台积电。这意味着什么呢?

  毕竟对于巴菲特来说,公开表达过看不懂科技行业,生涯后期尽管有扩宽能力圈,买了消费电子的苹果,严格说还是巴老钟爱的消费领域,其余都是传统行业,如银行、石油等公司。

  这一次,破天荒的建仓科技+制造业的混合体台积电,巴菲特应该是重新认知了半导体行业,由之前的标签【强周期、低壁垒、高估值】转变成新标签【穿越周期、高壁垒、高价值】,在老巴眼中半导体可能成为终极的消费品,这也透露出他对半导体行业前景的信心,一定会成为影响半导体逻辑变化的标志性事件。

  而且全球半导体实业正处于周期下行中,从 2021 年 7 月至今,A 股的半导体 已经调整 18 个月,调整地比较充分。此时关注半导体配置是比较好的时机。

  遇到一个行业,首要任务就是建立起对该行业的深度理解,以及建立起整体框架,以免落到细枝末节里面,方便快速抓到行业本质。

  国内前期强调的安全主题,除了信创产业链关乎国家安全,半导体行业也算,值得我们重新审视这个板块。下面我们来看看半导体行业的国家大基金最新持仓,站在产业资本的立场上探寻选股思路。

  ①当下,有且仅有2家公司被大基金一期和二期都持有,它就是北方华创和通富微电,间接说明这2家公司的价值所在。

  北方华创,公司作为半导体设备平台型公司,国内半导体设备龙头,在美宣布全面限制中国获取芯片技术背景下,将持续受益。

  而且,北方华创,也被公募大佬谢治宇看上了,他的王牌基金兴全趋势混合,重仓持有616万股,位列基金重仓股的第二名,可见对北方华创价值的认可。

  此外,当然少不了布局半导体行业的蔡嵩松基金经理了。他的诺安成长也重仓只有。

  ②重点关注大基金二期持有的半导体企业。为什么呢?国家大基金二期2019年10月22日注册成立,经营期限为2019-10-22 至 2029-10-21,所以中期内没有减持风险。

  然而,大基金一期是 2014 年 09 月 26 日成立,经营期限为 2014 年 09 月 26 日至 2024 年 09 月 25 日,从前两年就陆续退出了,有减持清仓风险。

  比如2021年1月,国家大基金一期公布了对景嘉微、国科微的减持公司,股价大跌。

  后续又宣布减持兆易创新、安集科技、晶方科技等,虽然每只减持的比例不超过2%,但宣布减持至今几乎都处于震荡下跌模式。

  ③物以稀为贵。国家大基金二期持有的企业基本面都过硬。除了上面的北方华创和通富微电,比如

  格科微:位列全球LCD手机显示驱动芯片出货量第三,并且是前三名中的唯一大陆厂商的;

  重点关注大基金一期和二期都持有的北方华创和通富微电,以及重点关注二期公司,如格科微、中微公司、灿勤科技等。

  从国家大基金二期持仓公司的研发投入排行榜,研发投入投入占比前3的公司是中微公司、思特威和北方华创。其中从投入金额角度看,中芯国际和北方华创位居前2。这个投入金额,在所有半导体公司中,都是很高的。大家看看下面所有半导体公司分析就知道。数据只有在对比中才知道其价值。

  作为中国大陆晶圆代工龙头中芯国际,当之无愧的排名第一,前3季度营业收入377.645亿,就有35.45亿研发费用。

  其次是闻泰科技的24.47亿,韦尔股份的17.67亿,半导体设备龙头北方华创占第4,遥遥领先其他半导体设备公司,当之无愧的设备老大。

  今年7月新上市的华大九天,前3季营业收入4.83亿,研发费用就有2.94亿,占比高达60.87%,作为国产EDA龙头,看好其长期国产替代趋势。

  其次是概伦电子、翱捷科技、广立微、龙芯中科、博通集成,均占比高达40%以上。

  从上表可以看出,北方华创是当之无愧的国内半导体设备龙头,国内稀缺的半导体设备平台型公司,遥遥领先其他同行。除了北方华创,还有哪些细分领域的龙头公司呢?

  半导体设备主要由七大设备零部件构成:光刻设备、刻蚀设备、清洗设备、薄膜沉积设备、离子注入设备、机械抛光设备及封装、测试设备。

  全球:技术壁垒超高,竞争格局超好。ASML、尼康和佳能三家厂商垄断,其中又以ASML一家独大。

  全球:集中度高,竞争格局好,2020年CR3近90%,分别为美国泛林半导体、日本东京电子以及美国应用材料。

  全球:竞争格局高度垄断,由应用材料(AMAT)、先晶半导体(ASMI)、泛林半导体(Lam)、东京电子(TEL)垄断。

  全球:主要是日本东京电子(TEL)、日本迪恩士(DNS)、德国苏斯微(SUSS)、台湾亿力鑫(ELS)、韩国CND等。

  全球:集中度高,CR3超85%,一超多强。2018年日本迪恩士市占率45%,东京电子25%。

  盛美上海:盛美半导体,清洗设备市场龙头,2019年国内市占率占20.5%,国内第二。北方华创:2019年国内市占率前10,为1%。

  国内:华海清科,目前国内唯一实现12英寸系列CMP设备量产销售的半导体设备供应商,2021年市占率25.8%。

  国内:关注万业企业一家就行。公司子公司凯世通率先完成了国产离子注入机从0到1的突破,离子注入机进入放量期。

  测试机,国内竞争格局相对分散,华峰测控和长川科技的市占率分别为8%和5%,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1.方正证券-电子行业深度报告:国产半导体设备研究框架,光刻机、薄膜沉积、刻蚀机、清洗、氧化、离子注入、量测

  碳化硅为例,大家关注衬底、外延、器件和封测这4个环节就行了。在6寸SiC晶圆为例,衬底价值占比达到46%,价值最大;其次外延占比 23%,器件22%,封测9%。

  衬底行业竞争格局特别好。半绝缘型和导电型 SiC衬底市场集中度CR3都超过90%。

  山东天岳:国内第一,全球第三大半绝缘型SiC衬底企业,市场屡高达30%。

  天科合达:是国内第一,全球第六大的半绝缘型衬底龙头企业,导电型市占率达1.7%(2018年)。

  山东天岳,前十大流通股持仓,清一色的机构,包括著名的蔡嵩松基金经理,诺安成长混合,也建仓了。

  其中东莞天域:是中国第一家从事碳化硅 (SiC) 外延晶片市场营销、研发和制造的民营企业。

  瀚天天成:是我国第一大SiC半导体纯外延晶片生产商,也是国内首家提供商业化6英寸SiC外延晶片生产商。

  SiC功率器件市场集中度高,CR3为69%。但都是海外企业。2020年意法半导体以40%的份额占据第一,其次是Wolfspeed、罗姆,市场份额分别为15%,14%,英飞凌市场份额为9%,安森美为9%。

  国内方面,属于群雄逐鹿的时代。相关上市企业主要有华润微、时代电气、士兰微、新洁能、斯达半导、闻泰科技、捷捷微电、扬杰科技等公司。

  这些公司都有些特点,要么是从传统功率半导体公司(晶闸管 /MOSFET/IGBT)延伸布局三代半导体 SiC,如斯达半导、时代电气、新洁能等;要么是从LED 芯片公司转型过来,如三安光电。

  注意了,SiC全产业链都有布局的上市公司,什么衬底、外延、器件之类的,只有三安光电控制下的三安集成。

  产业链和碳化硅类似,大家关注单晶衬底、外延层生长、器件设计、制造。这4个环节就行。

  IDM 厂商主要有苏州能讯、英诺赛科、江苏能华、大连芯冠科技等公司(都没上市);同时海威华芯(没上市)和三安集成(三安光电子公司)可提供 GaN 器件代工服务。

  遗憾的是纯正的氮化镓产业链上市公司,A股很少,目前市场上有的主要还是部分涉及氮化镓业务的综合型公司,比如华润微、三安光电和士兰微。

  我会在公众号:海涵财经每天更新最新的医疗新基建、一体化压铸、 汽车智能化,激光雷达,HUD,车规芯片,空气悬挂、L3级智能驾驶、PET铜箔,纳电池,800V高压,光伏HJT、TOPCON、钙钛矿、光伏XBC、BIPV、IGBT芯片、碳化硅SIC、CTP/CTC/CTB电池、4680电池、工业母机、海风柔直高压、新能源车高压快充、高镍三元、碳纤维、PET铝箔、PET铜箔、空气源热泵、新材料、中药创新药、中药配方颗粒、乡村振兴、锂矿、钒液流电池、钠离子电池、分布式储能、集中式储能、抗原检测等最新题材热点挖掘,未来属于高预期差的结构性市场,把握核心赛道以及个股的内在价值逻辑预期差才是根本所在。

020-88888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