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半导体,其实可以追溯到很久以前,当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在1833年发现半导体现象后,半导体就已经引起科学家的注意,1947年美国的贝尔实验室研制出全球第一块晶体管,从此半导体产业开始进入商业化发展,1961年美国快捷半导体和德州仪器一起推出第一颗商用集成电路,隔年半导体产业营收就已经超过10亿美元,但是此时的半导体企业都是以设计、制造、封装和测试为一体,随着工业技术的提升和市场规模的扩大,半导体材料以及设备开始从半导体厂家分离出来,形成了材料、设备和产品等三大电子产业体系,到了70年代,半导体产业结构再次发生重大调整,封装、测试逐渐转化成劳动密集型产业,开始向马来西亚、菲律宾、韩国转移,而日本则是在50年代发现美国正在研制芯片也跟着投入研究,1957年日本大力支持企业发展半导体产业,其中最成功的是日本电气试验所垂井康夫、传田精一等人所领导的团队,所以垂井康夫也被称为是日本半导体之父。
除此之外,1961年日本三菱也在美国西屋电气的协助下,开发BBIN bbin出11种新的半导体产品,但此时的日本半导体技术与老美相比仍落后一段差距,直到1968年,美国德州仪器以合资的模式打入日本市场并提供了有限的技术转移,这才让日本有机可趁,1974年日本联合企业、高校、科研机构三方顶尖人才共同开展技术攻关,其中包括富士通、三菱、日立、东芝以及NEC等组成半导体团队,不过这个计划一开始差点胎死腹中,因为各大企业对彼此保持戒心,直到垂井康夫出面呼吁各企业才敞开心胸,他的想法其实非常简单,他认为大家只有通过合作才能改善日本落后的处境,等到研究成果出来后,企业再回头专注自己的产品研发,这样才能改变日本在半导体领域中孤立无援的局面。
在垂井康夫的带领下,日本半导体生产研发出现明显增长,从1976年至1979年共花了四年的时间,日本已经取得了上千项专利,瞬间缩小与美国的差距,除此之外,日本也推出贷款和税费BBIN bbin优惠等有利于发展的措施,一座座现代化半导体制造厂也就这样在日本树立起来,到了80年代日本开始把存储器作为突破口,带动整个产业的繁荣,其中又以DRAM最为主要,1980年日本已经拿下全球30%存储器市场,由于日本企业通过规模化生产技术获得成本和品质上的优势,把原价100美元的DRAM内存暴降到5美元,就算这样日本厂商还能赚钱,美企由于芯片成品率低,根本无法与日企竞争,因此陷入困境,日本在短短十年间迅速取代美国成为全球主要DRAM供应商,到了1989年日本存储器在全球市占率已经达到53%,美国只有37%,在日本急速发展的状况下,美企兵败如山倒,当时日本富士通甚至还打算收购美国快捷半导体,直接踩进矽谷,1981年AMD净利润出现大幅下降,隔年英特尔也因为日本的扩张被迫裁员2000人。
到1985年英特尔直接宣布退出DRAM业务,而这场存储器之战也让英特尔创下上市以来首次亏损的记录,亏损达1.73亿美元,当时若不是IBM及时伸出援手购买英特尔12%债权,恐怕英特尔难逃倒闭或是被收购的命运,英特尔前后花了整整三年时间才完成转型,于是日本NEC挤下美企成功登上全球半导体销售总额之BBIN bbin冠,但是在这期间,美企业快速组建美国半导体行业协会,以应对日企业的威胁,并大肆鼓吹日本半导体企业的发展对美国很不利,这下老美再也坐不住了,直接对日本半导体产业发起301调查,迫使日本让步,双方在1986年签署日美半导体协定并达成两项共识,分别为日本半导体售价不得低于美国商务部规定价格,另外美国半导体为了让市场占有率从8.5%提高到20%,也针对日本半导体企业采取强硬手段,包含以国安理由禁止富士通收购快捷半导体,以窃取IBM技术之名逮捕日立六名高管,由此之后,日本的半导体开始从巅峰逐步转向衰退,整个晶片市占率由1986年的最高40%一路下滑到2011年的15%,而DRAM的打击尤其严重。
随着个人电脑越来越普及之后,市场对DRAM的要求不再像从前那么高品质,这就导致日本的技术和成本优势丧失,从辉煌时期的80%的全球市占率跌到2010年只剩下10%,至于日本空的市场被谁吃掉了,毕竟美国在80年代可是一大堆大厂放弃DRAM业务,所以当时有这样一个说法,那就是压垮日本半导体最后一根稻草的,其实就是韩国三星电子,要知道当时韩国的三星电子在全球半导体市场几乎没有存在感,直到90年代美国对日韩发起反倾销诉讼时,时任三星电子会长李健熙利用美国打压日本半导体产业的机会,向老美游说:若三星电子无法正常制造芯片,那日本企业在半导体市场的优势将更明显,而竞争者的减少也进一步拉高美国企业购入芯片的价格,这对美企业不不利,致使美国只对三星电子征收0.74的反倾销税,对日本则是征收100%的反倾销税,这样日本在半导体市场的重要性逐步降低,除此之外,三星电子的DRAM双向性数据通选方案也获得国际固态技术协会认可,定为个人电脑的标准配备之一,日本则被排除之外,造成日本DRAM市占率急剧下滑,而韩国的DRAM占率则从1990年低于20%开始急起直追,至2010年时全球市占率已经超过60%。
虽然日立、NEC和三菱于1999年进行了重新组合,成立了尔必达公司,但仍然无法抵抗三星电子的实力抗衡,最终2012年宣布破产,并于隔年被美国美光科技收购,那至于后来的DRAM市场呢?根据市场调研机构的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韩国和SK海力士在半导体市场的市场份额都达到了72%,分列全球亚军,第三四名则是由美光科技23%,而在九十年代,全球前十大半导体企业中有六家是日企,分别是NBC和东芝排在第一、第二名,但到了2020年全球前十大半导体企业已经看不见日企的名字了,若以前15名来看,日本也仅剩东芝是独立出去的铠侠控股还能排在第12名位置,而榜单上的第一名便是当初果断放弃DRAM业务的英特尔。
Copyright © 2012-2023 bbin 版权所有 备案号:吉ICP备202100540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