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浪科技报道,目前从企查查处独家获得一份数据显示:2022年1月至8月30日前8个月内,中国吊销、注销芯片相关企业高达3470家,超过往年全年的企业数量。
这也意味着,随着新冠疫情的反复、消费需求低迷等因素,国内半导体企业无法撑住,最终陆陆续续退出比赛。
其实在前两年,我国半导体产业出现狂潮,现如今,已经开始逐步走向“寒冬”现象。这到底是为何呢?
由钛媒体App 日前从企查查处独家获得的一份数据显示:2017-2021年,中国吊销、注销芯片相关企业分别为461家、715家、1294家、1397家、3420家。2022年1月至8月30日前8个月内,中国吊销、注销芯片相关企业达到3470家,超过往年全年企业数量。看到这一数据,大家或许很惊讶吧!我们要知道,在2020年中国还新增了2.31万芯片相关企业公司,增长173.76%;2021年新增了4.74万家。
同理,不仅是疫情的问题,还有是中国芯片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产业目前处于“内忧外患”时刻,从这一背景下来,芯片退潮来临,国内芯片产业寒冬将至。
目前消费级芯片疲软,以及宏观经济挑战,导致整个中国市场处于低迷状态。最新风险报告显示,2022上半年风投在大中华区的仅为286亿美元,比去年上半年560亿美元减少近50%。
竞争力大,美国限制对中国销售包括先进设备与材料、高性能人工智能AI芯片以及14nm以上制造产品进口等产品。
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副理事长于燮康表示,面对内忧外患局面,中国必须慎重谋划,加强芯片产业链、供应链的整合和布局,不断提高国内半导体产业的整体水平。
当然这一条路也是长远的,而不是短期就能形成,我们要坚信我们会在国家的带领下越走越远!
Copyright © 2012-2023 bbin 版权所有 备案号:吉ICP备202100540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