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一节和朋友汇报了,先进制造业未来的发展离不开三代化合物半导体的支撑。这一节我们来聚焦三代化合物半导体发展的全球格局,以及在这样的全球格局下,中国哪些企业将来有可能脱颖而出。
我们先看一下全球格局。你可能知道,三代化合物半导体,主要包括两类:一类是氮化镓,一类是碳化硅。这两类主要材料制成的三代化合物半导体应用在功率电子元器件、功率器件。
碳化硅的功率器件的市场格局,以2021年的数据做个参考。其中意法半导体,总部在欧洲的一家企业,占了全球碳化硅功率器件市场份额的37%;排名第二位是英飞凌,总部也是在欧洲,市场占有率21%。这两家企业的市场占有率之和超过了55%。
第三家企业科锐,市场占有率是14%,这家企业的总部在美国的。排名第四的是罗姆,这家企业听名字你可能判断出来,是在日本的一家企业,市场占有率9%。排名第五安森美,市场占有率是7%,它的总部是在美国。
观察这个数据,我们可以得到两个发现:第一全球的三代化合物半导体碳化硅市场高度集中的,排名前5的企业的市场占有率加在一块已经达到了88%。大家注意,越是市场高度集中的产业链,其他企业想进入的难度是比较高的,壁垒比较高的。
第二,中国的企业在里边完全看不到踪影。把中国和全球其他的企业加在一块,只能够分剩余12%的市场份额。
这既告诉我们,中国在全球碳化硅三代化合物半导体的领域的差距相当之大,也告诉我们,如果我们能够后期追赶,实现自主可控、进口替代,未来的前景极其之广阔。
接下来,我们再来看像氮化镓功率半导体。它的前4家企业占全球的比重90%,前4家企业是谁?第一安森美,第二英飞凌,第三Transphorm,第四GaNsystems。
另外,氮化镓用在射频半导体元器件细分领域里边,前三家占了市场的85%,分别是第一日本住友,第二美国科锐,第三日本罗姆。
简单说,三代化合物半导体不论是碳化硅还是氮化镓,不论是用在功率半导体还是射频半导体,整体来看,全球的格局高度集中。中国企业在全球市场里处在严重边缘化,或者说我们完全还是一个追赶的角色。
我们在资本市场领域先进制造业领域,半导体领域,了解三代化合物半导体全球格局,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我们具体看一下三代化合物半导体,在哪些领域我们可能追赶上,还是有比较大的希望。
就比如衬底。衬底究竟是什么?你可能多少需要做点功课。在三代化合物半导体里,以碳化硅为例,在功率器件里边衬底,大约占到了整个功率半导体成本的40%。这是占比最大的一部分。
在衬底里边,国内的企业目前大体的水平在4英寸向6英寸逐渐转移切换,国外的标准在6英寸向8英寸开始来产业化的转移。
这个数字来告诉大家,中国在比较关键的衬底领域,我们已经可以开始规模化生产。只是我们的技术,相对国外龙头稍微落后一点。
但是,您注意,差别不是那么的大。而且很重要的是,国内企业一定程度上在这个领域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当然也不排除有一部分是通过向国外购买的知识产权专利等等。至少我们已经有一部分企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
另外在三代化合物半导体,我们叫功率器件生产这个领域,国内今天已经可以开始规模化的生产。
你注意,非常重要的就是半导体,比方像7纳米的芯片我们都还生产不了,5纳米、3纳米就更不用谈了。我们今天主要是在14纳米是先进制程的。
但是在三代化合物半导体这些功率器件里边,我们已经是有一部分可以开始批量生产的,这个也是特别重要的。
道哥认为,虽然在这个领域,和全球相对有差距,但是,通过此前大概有10年的时间的技术沉淀、国家政策的扶持,其实我们已经可以具备独立的开展研发、开展追赶的基本条件了。
那么,具体涉及到国际、国内的哪些企业?各自的市场占有率水平是什么样的呢?国内哪些企业未来有可能脱颖而出?未来两年的成长性究竟如何呢?
我们在这里卖一个关子。本文内容为《与时俱进,布局先进制造业》专栏精华内容节选。我们将在《聚焦三代化合物半导体龙头企业:全球格局下的中国企业机会》这个章节将完整回答以上问题。
讲求与时俱进,顺势而为。无论在一级市场的股权,还是资本市场的,先进制造业的序幕正在拉开。
先进制造业的逻辑和主线是什么?哪些核心资产值得大家认真关注?道哥将在《与时俱进,中长线布局先进制造业》本专栏,为大家做详细系统的研究和分享。
专栏预计更新20节,目前已更新10节。内容涉及新能源碳中和、光伏、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半导体5大板块。按照过往惯例,更新完整后,课程仍将继续追踪市场,进行不定时加更,更新总章节将远远超过20节内容。
欢迎您点击下方的卡片订阅《与时俱进,中长线布局先进制造业》专栏,和道哥一起深入了解先进制造业,发掘背后的价值。
这个专栏分为视频版↑↑↑和图文版↓↓↓两个版本,你可以根据日常习惯选择。
Copyright © 2012-2023 bbin 版权所有 备案号:吉ICP备2021005409号